Home > 智库 > 专家观点 > 谌建章:2025年特色产业的国际市场机遇
谌建章:2025年特色产业的国际市场机遇
2025-02-03
阅读 : 10
谌建章【原创】  

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,中国特色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,在国际化进程中,特色产业却展现出独特的潜力和竞争力。

进入2025年,中国的特色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高效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的转型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中国的特色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机遇。从绿色食品到特色农产品,从有机农业到农产品加工,中国特色产业的国际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,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现实。

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与中国特色产业机遇

1.全球绿色消费趋势

近年来,全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、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显著增加。这一趋势在欧美、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尤为突出。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性、环保性和可追溯性,导致全球对有机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。

案例:云南有机农产品的国际化

云南省作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先行者之一,其有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表现尤其突出。云南有机农业产品(包括有机茶叶、有机咖啡、有机大米等)的出口额达到1.5亿美元,有机茶叶是出口的核心产品之一,占有欧美市场约10%的份额。

这一成功经验表明,在国际市场上,消费者对中国有机农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,而中国的农业特色产业凭借其地理环境优势、传统文化底蕴及技术创新,具备了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潜力。

2.国际市场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

随着全球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的改变,特色农产品成为全球市场中日益受到关注的品类。中国的特色农产品,包括各类地方特色水果、干果、茶叶、稻米等,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,并逐步进入了欧美、东南亚等发达市场。

案例:福建龙眼与柑橘出口

福建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大省之一,特别是龙眼和柑橘,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非常突出。根据福建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,福建龙眼的出口量突破20万吨,总值达到1亿美元,其中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份额达到50%。福建柑橘的出口同样表现亮眼。

3.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溯源

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消费者尤其是发达国家消费者关注的重点。在这一趋势下,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溯源性、可追溯性以及生产过程的透明度要求愈加严格。中国的特色产业在这一领域正在逐步加强技术投入,通过信息化、数字化的手段提升特色产品的溯源能力和安全性,以适应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。

案例:智慧农业与溯源技术的应用

近年来,中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采用先进的“智慧农业”技术,结合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,提升农产品的生产透明度和可追溯性。以浙江省的智慧农业为例,浙江省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溯源,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。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,也让消费者更加信任中国农产品,从而为中国特色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。

4.国家政策与国际化支持

中国政府对于农业国际化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。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到“乡村振兴战略”,国家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,积极支持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化进程。通过出口退税、优惠贷款、技术支持、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政策,政府为农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。

案例: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农业合作
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动下,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以哈萨克斯坦为例,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的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,既推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,也为中国农业企业提供了进入中亚市场的机遇。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中国的农业产品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30%。

2025年中国特色产业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

尽管中国特色产业面临着全球市场发展的巨大机遇,但在国际化进程中,依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。

1.贸易壁垒与国际标准

全球市场的贸易壁垒,尤其是非关税壁垒,仍然是中国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难题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质量、标准、认证及安全要求存在较大差异,这给中国特色产品的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。

2.品牌建设与市场认知

中国特色产品虽然在质量上不断提升,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仍较低。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市场,中国特色产品的品牌价值仍然不足,这限制了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。

3.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

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,特别是一些传统农业区的气候不确定性增加,给农特产品生产带来风险。同时,国际市场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,中国特色产业需要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,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。

未来展望:2025年中国特色产业的国际化机遇

2025年,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,国际市场对中国特色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。中国企业需要继续强化技术创新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,加强品牌建设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通过加强国际市场研究,精准把握市场需求,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,推动特色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1.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国际化

未来几年,中国特色产业将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从农业生产技术到产品加工技术,从物联网、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将推动中国特色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提升,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。

2.推动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

品牌建设将成为中国特色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。通过提升品牌价值,拓展市场渠道,增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同感,中国特色产业将能更好地打入高端市场,特别是欧美市场。

3.绿色可持续发展

绿色、环保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引领未来农业发展。中国特色产业应进一步加强绿色农业的生产方式,提升农产品的环境友好性,并通过加强环保意识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手段,推动农业产品的绿色转型,满足全球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。

携手共进,共享全球机遇

2025年,特色产业将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中国特色产业要继续发扬传统优势,同时积极拥抱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与国际化战略。通过加强品牌建设、优化产业链、提升产品质量与可追溯性,中国特色产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为中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。

未来的国际市场不仅是竞争的舞台,更是合作的机会。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特色产业领域的合作,中国特色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动下,中国特色产业将在这一过程中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。


谌建章,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、特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

编辑:信利梦,一审:王琛,二审:谌建章